昔闻淇澳水,今过武公乡。
清远灵沙静,幽深草树荒。
筼筜常梦竹,蘋藻未登堂。
睿圣名千古,高风耿不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昔闻淇澳水,今过武公乡。
清远灵沙静,幽深草树荒。
筼筜常梦竹,蘋藻未登堂。
睿圣名千古,高风耿不忘。
《淇县谒武公祠》是明代诗人余子俊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诗人对卫武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古迹武公祠的缅怀与感慨。《淇县谒武公祠》原文如下:
昔闻淇澳水,今过武公乡。清远灵沙静,幽深草树荒。筼筜常梦竹,蘋藻未登堂。睿圣名千古,高风耿不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武公祠以及武公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人从武公祠的地理位置、环境描写入手,通过“清远灵沙静,幽深草树荒”两句,勾勒出一幅恬静而深远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接着,“筼筜常梦竹,蘋藻未登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武公祠中景致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睿圣名千古,高风耿不忘”两句,诗人将武公祠及其所代表的历史功绩永久地刻印在心中,表达了对其崇高精神的深深崇敬。整首诗词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尊重,也展示了明代诗歌创作的艺术魅力。
《淇县谒武公祠》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古代文化遗产敬仰的诗作,更是明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珍贵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