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命何促,秋霜殒修嫭。
嬿婉方及辰,幽明忽异路。
以兹去倏忽,翻恨来迟暮。
花落不重荣,佳人难再遇。
亦知粉黛姿,原非金石固。
无奈死别离,泉台永不寤。
谁能召冥魂,一为话情愫。
独立盻庭柯,无言怨芳树。
代敬承悲婉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敬承悲婉儿》是明代诗人余继登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哀婉的笔触,展现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景:
诗歌原文:日长命何促,秋霜殒修嫭。嬿婉方及辰,幽明忽异路。以兹去倏忽,翻恨来迟暮。
诗歌翻译与注释:在这首诗中,“日长命何促”表达了生命之短促,而“秋霜殒修嫭”,则描绘了秋天霜降时的美丽,但美丽却转瞬即逝,如同凋零的美玉一般,暗示了生命的不永。接下来的“嬿婉方及辰”,则是说美好时光刚刚开始就被打断了,因为“幽明忽异路”,表明人与死亡之间的距离突然变得遥远和不可及,增添了诗中的忧伤色彩。最后一句“以兹去倏忽”,表达了作者因离别而产生的快速感伤,而“翻恨来迟暮”,则反映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时光流逝的遗憾。
创作背景:《代敬承悲宛儿》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或者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感慨有关。明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政治腐败、社会不公、自然灾害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余继登作为一位诗人,其作品中流露出的悲凉情绪很可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在面对生活苦难时的心境。
《代敬承悲婉儿》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受到后世的认可,更因其深沉的情感表达和对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而被广泛传颂。这首诗不仅是明朝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更深入地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