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戒子

叮咛二子,把平生心事,从头说与。
辛苦持家缘汝辈,惟恐苞桑易坠。
一架诗书,十年灯火,莫枉生今世。
才高名重,金珠何足为瑞。
此去提起心肠,惺惺到底,成就儒家事。
大概文章怕迂阔,须要惊人佳句。
愿汝公卿,致君尧舜,自有风云际。
吾今老矣,汝曹各自争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戒子》是明朝吴节妇黄氏的作品,其内容包括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原文内容
  • 《百字令·戒子》原文如下:“叮咛二子,把平生心事,从头说与。辛苦持家缘汝辈,惟恐苞桑易坠。一架诗书,十年灯火,莫枉生今世。才高名重,金珠何足为瑞。”
  • 这首诗通过叮嘱两个儿子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家庭责任和教育子女的深切关怀。
  1. 作品特点
  • 情感深沉:《百字令·戒子》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通过对家庭的关心来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古代诗词,它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这首《百字令·戒子》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艺术欣赏性。
  1. 历史背景
  • 《百字令·戒子》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许多文人都面临着生活和精神上的压力。黄氏作为一个有识之士,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对家庭和子女的关爱与期望。
  1. 文化意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作品中,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还传递了一种文化理念。
  • 《百字令·戒子》所传达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尤其是在家庭教育和个人品德修养方面。

《百字令·戒子》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时代变迁下人们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