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诵陶诗

时和风雨调,绿畴日滋长。
吾意良淡然,晴窗坐虚敞。
竹荫连琴书,幽苔隔尘鞅。
流诵徵君辞,伊谁嗣清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窗诵陶诗》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对这首诗进行介绍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其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情况:

  1. 作者简介:吴与弼是明江西崇仁人,原名梦祥,字子傅,吴溥之孙。十九岁立志专治程朱理学,不参与科举考试。天顺元年(1457年),他因石亨的推荐而被授为左谕德,但他坚决推辞,并著有《日录》,记录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日录》是吴与弼的弟子们对他学术成就的评价,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及其教学成果。
  2. 诗歌鉴赏:《东窗诵陶诗》以其优美的诗句、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吸引了无数读者和学者的目光。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同时,通过“流诵征君辞,伊谁嗣清响”等句,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向往和赞美。
  3. 文学价值:《东窗诵陶诗》不仅是吴与弼个人文学造诣的象征,也是研究明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该诗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东窗诵陶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化的特色和时代的精神面貌。这首诗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