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穫四首 其一

秋事告方及,万宝已观成。
高下尽垂颖,但祝秋常晴。
妇子腰镰集,老稚曳车行。
相顾乐相笑,饱饭不欲争。
有叟颇好饮,分漩在香粳。
力田苦终岁,鼯饮腹易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鳌山四首》是明代著名文人唐寅所作。此诗通过描绘鳌山的壮丽景观,寓意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并以此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具体分析如下:

  1. 诗歌原文
    禁篽森严夜泬寥,灯山忽见翠岧峣。
    六鳌并驾神仙府,双鹊联成帝子桥。
    星振珠光铺锦绣,月分金影乱琼瑶。
    顾身已自登缑岭,何必秦姬奏洞箫。

  2. 诗歌内容解析

  • 在这首诗中,“禁篽森严”指的是夜晚的皇宫守卫严密,而“灯山忽见翠岧峣”则描述了夜晚皇宫中灯火辉煌,犹如山峰一般壮观。这里的“翠岧峣”形容灯火如同青翠的山峰般高耸入云。
  • “六鳌并驾神仙府”中的“六鳌”可能指代神话传说中的海中巨兽,即六个巨大的鳌鱼,它们共同驾驶着一座神秘的宫殿,象征着权力与神秘。而“神仙府”则暗示着这种力量来自于超凡脱俗的存在。
  • “双鹊联成帝子桥”中的“帝子桥”可能指的是连接皇宫与其他地方的桥梁,而“双鹊”则象征着吉祥与和谐。这里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建筑的独特之处。
  • 最后两句“星振珠光铺锦绣,月分金影乱琼瑶”,通过璀璨的星辰和月光来描绘夜空的美丽,同时“锦绣”和“琼瑶”都是珍贵材料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景象的华丽和壮观。
  1. 诗歌主题探讨
  •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深层次的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通过将神话中的元素与现实世界的景色联系起来,诗人表达了对于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
  • 同时,通过对自然界美景的描述,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于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类理想社会的一种期许。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观鳌山四首》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例如,“六鳌并驾神仙府”中的“六鳌”象征着庞大的力量和权威;“双鹊联成帝子桥”中的“双鹊”则是吉祥的象征。
  • 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形象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宏伟又温馨的画面,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浪漫色彩和深远的意境。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丽,还能够让读者从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欣赏和理解《观鳌山四首》时,还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 了解唐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唐寅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社会批判性,这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
  • 注意诗句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如“禁篽森严夜泬寥”中的“禁篽森严”体现了皇家的严谨氛围,而“星振珠光铺锦绣”则描绘了夜空的璀璨美丽。
  • 思考诗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政治寓意,如诗中提到的“禁篽森严”可能隐喻当时皇权的严格与神圣。
  • 结合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来解读这首诗,唐代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

《观鰲山四首》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和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也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好地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以及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到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