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陂

长潴石罅冰,广浣溪中雪。
清风生夜寒,泓澄浸秋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纱陂》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纱陂》的作者,明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2. 原文展示
    长潴石罅冰,
    广浣溪中雪。
    清风生夜寒,
    泓澄浸秋月。
  3. 诗作赏析:《纱陂》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幽静与美丽。诗中的“长潴石罅冰”和“广浣溪中雪”,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里溪流旁的美景,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清冽的水气与寒冷的氛围。“清风生夜寒”,“泓澄浸秋月”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宁静与月亮下水面的清澈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吴与弼作为一位理学大师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刻表达。
  4. 文化价值:《纱陂》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它展示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表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风貌与特点。在弘扬国学、传承文化的过程中,《纱陂》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纱陂》不仅是吴与弼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学的特色和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