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动处,万籁无声时。
高卧清风里,微吟自得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尘不动处,万籁无声时。
高卧清风里,微吟自得诗。
《自得亭 其二》是明代诗人吴与弼的作品。吴与弼,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是明朝著名理学家吴溥之子。他在天顺元年以石亨的推荐应征为左谕德,但坚决拒绝接受任命,表现出对程朱理学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自得亭 其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环境中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诗中“一尘不动处,万籁无声时”形象地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纷扰、远离喧嚣的世界;“高卧清风里,微吟自得诗”则展现了诗人在清风中安享宁静,悠然自得的诗意生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经典之作。
《自得亭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怀的古诗,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文章。它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展示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