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山四景图 其三

翠壶之山凌碧虚,层崖峭壁仙所居。
寻常秀色尽奇绝,况有晴云时卷舒。
我昔攀缘出云表,决眦遐天众山小。
结庐拟向山中栖,日日看云听啼鸟。
一朝云起随六龙,我亦乘之登九重。
为霖未慰苍生望,惭愧清朝恩数隆。
只今还寻故山去,净扫云轩与云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壶山四景图·其三》是明代诗人吴希贤的作品,该诗描绘了壶山的自然美景,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吴希贤,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广泛流传于后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作品原文:玉龙战没冯夷府,败甲纷飞世难数。平湖两岸松竹阴,等闲幻作玕琪圃。丞相祠前孤月明,熙熙人语夜来声。
  3. 整体翻译:吴希贤通过对壶山四季景色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间。
  4. 词句注释:《壶山四景图·其三》中的“玉龙战没冯夷府”意味着玉龙与冯夷的战斗已经结束,战败后散落在各处的盔甲难以计数。“平湖两岸松竹阴”描述了平湖两侧长满了松树和竹子,形成了一片幽静的竹林。“丞相祠前孤月明”描绘了月光下丞相祠前的景象,显得格外明亮。“熙熙人语夜来声”则展现了夜晚人们交谈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5. 白话译文: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壶山四季的美丽景象和自然气息。春天时,山上的花朵盛开,鸟语花香;夏日里,绿树成荫,凉风习习;秋天时,金黄的落叶铺满大地,果实累累;冬天时,白雪覆盖了整个山林,一片银装素裹。
  6. 名家点评:该诗得到了许多名家的高度评价和赞誉。他们认为,吴希贤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自然景物的美。
  7. 轶事典故:关于该诗的创作背景,有一段有趣的轶事。据说,吴希贤在一次游山过程中,被山中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决定创作一首诗来赞美这些景色。他经过多次尝试和修改,最终完成了《壶山四景图 其三》。

《壶山四景图·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