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学还莆

哺抱难忘从母恩,东风愁思满棠村。
清樽邂逅浑如梦,旧事凄凉岂忍言。
天阙衣冠饶雨露,山城钟漏自朝昏。
徵求可遣庭常静,况是金桥礼义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子学还莆》是明代诗人吴希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母亲的深深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诗中“哺抱难忘从母恩”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对母亲深沉的感恩和怀念。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同春风般温暖而不可忘怀,这种感情贯穿全诗,成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东风愁思满棠村”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乡愁。这里的“棠村”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名,也可能象征着家乡的景色和氛围。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也带来了诗人的愁思,使得整个村庄都弥漫着一种哀愁的氛围。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层次和更广的意境。

“清樽邂逅浑如梦,旧事凄凉岂忍言。”这两句诗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清樽(酒杯)和梦中的场景,让人联想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但同时,这些旧事也显得如此凄凉,令人不忍回忆。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天阙衣冠饶雨露,山城钟漏自朝昏。”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天空中的云彩似乎承载着雨水,滋润着大地;山城的钟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响起、停止,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诗歌的意象,也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

《陈子学还莆》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值得欣赏,更值得深入研究和品味,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