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关河云水踪,忽惊春雨偃岩松。
传来西竺千年法,归听南峰五夜钟。
锡响吴山惊虎豹,杯浮闽海护鱼龙。
题诗我忆曾游处,落日昙花意万重。
送上人还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上人还莆》是明代吴希贤的作品,而非李廷仪。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对其未来的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吴希贤,字汝贤,号紫阳山人,福建莆田人,天顺八年(1437年)进士,授检讨。他以豪迈负奇气著称,预修《英宗实录》,并有《听雨亭稿》。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诗歌原文:《送上人还莆》全诗如下:
十载关河云水踪,忽惊春雨偃岩松。
传来西竺千年法,归听南峰五夜钟。
锡响吴山惊虎豹,杯浮闽海护鱼龙。
题诗我忆曾游处,落日昙花意万重。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首句“十载关河云水踪”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长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第二句“忽惊春雨偃岩松”则通过春雨和岩石松树的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寓意着友人在回归后能够焕发新的生机。第三至六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乡的场景和心境,从寺庙的钟声到海上的波涛,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最后一句“题诗我忆曾游处,落日昙花意万重”则是对过去共同记忆的回顾和对未来相聚时光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造诣,也展现了深厚的友谊。
《送上人还莆》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它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深刻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