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关河云水踪,忽惊春雨偃岩松。
传来西竺千年法,归听南峰五夜钟。
锡响吴山惊虎豹,杯浮闽海护鱼龙。
题诗我忆曾游处,落日昙花意万重。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1. 诗句:
  • “十载关河云水踪”:表达了诗人在十年间历经艰难险阻,跨越重重障碍,如同穿越关河、云水一般。
  • “忽惊春雨偃岩松”:描述了春雨忽然降临,山间的松树被雨水打得弯下了腰,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 “传来西竺千年法”:提到了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佛法,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信仰和敬仰之情。
  • “归听南峰五夜钟”:诗人返回故乡,夜晚倾听寺庙的钟声,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祥和的氛围。
  • “锡响吴山惊虎豹”:用“锡”(指僧人)敲响寺庙之钟的声音,使山林中的老虎和豹子都感到惊慌失措,形容钟声的宏亮和威严。
  • “杯浮闽海护鱼龙”:酒杯随着海浪漂浮,象征着佛法的力量能够护持万物,保护众生免受灾难。
  • “题诗我忆曾游处”:诗人回想起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怀念之情。
  • “落日昙花意万重”:描述夕阳下昙花盛开时的景象,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深深的留恋和感慨。
  1. 译文:
    十载关河云水踪,
    忽惊春雨偃岩松。
    传来西竺千年法,
    归听南峰五夜钟。
    锡响吴山惊虎豹,
    杯浮闽海护鱼龙。
    题诗我忆曾游处,
    落日昙花意万重。

  2. 关键词注释:

  • 关河:古代中国的边疆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经历的艰难险阻。
  • 云水踪:像云和水一样难以捉摸的身影,比喻旅途中的各种遭遇和变化。
  • 西竺:古印度,佛教发源地之一,也泛指遥远的国度或地方。
  • 千年法:指佛法传承了千年,强调佛法的深厚历史底蕴。
  • 南峰五夜钟:南峰山上寺庙的钟声在夜晚响起,象征佛法的庄严与神圣。
  • 吴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 闽海:福建沿海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者他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 昙花:一种稀有的花卉,常在夜间开放,代表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1.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禅意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佛学元素,传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融入诗歌之中,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通过描写钟声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