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看花入禁林,桥门深处曳青衿。
九重已放依亲诏,半幅聊题惜别吟。
家在壶山烟树底,路归宁海水云浔。
多情惟有溪头月,长照刘蕡爱国心。

丘安重下第

未得看花入禁林,桥门深处曳青衿。

九重已放依亲诏,半幅聊题惜别吟。

家在壶山烟树底,路归宁海水云浔。

多情惟有溪头月,长照刘蕡爱国心。

【注释】

丘安重:诗人的朋友名。

下第:科举考试落榜。

青衿:古时读书人所穿的衣服。

九重:指皇帝的宫门深密之处。

依亲诏:依靠皇帝的命令。

半幅:半张纸。

壶山:山名,即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

宁海:县名,今属浙江省。

浔水:水名。发源于福建武夷山,流至江西鄱阳湖入长江。

刘蕡:唐末宰相刘瞻之兄,以直言敢谏闻名,后因事获罪贬为道州司马。

赏析:

《送丘安重》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落选的同情和安慰之情,同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联写朋友落选而不得入宫的情景。“未得看花入禁林”,意思是说朋友未能如愿以偿,无法进入皇宫观赏花朵。“桥门深处曳青衿”则描绘了朋友在桥门深处身着青色衣服,显得黯然失色的情景。

颔联描写了朋友获得皇帝命令,得以入宫的场景。“九重已放依亲诏”,意为皇帝已经下令允许他入宫。“半幅聊题惜别吟”,则是说他在半幅纸上写下了一首诗来表达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颈联描述了朋友离开家乡时的情景。“家在壶山烟树底”,表示他的家乡位于壶山脚下,周围被烟雾笼罩着,景色美丽而宁静。“路归宁海水云浔”,则是说他即将踏上回家的路,沿途经过大海和云雾缭绕的山峰。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多情惟有溪头月,长照刘蕡爱国心”,意味着只有溪头那轮明月能够陪伴着他,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爱国之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国家未来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