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志二首 其二

黄鹤临当飞,徘徊视其翮。
一举横四海,须臾万里隔。
乌鸢集林莽,俯啄仰相吓。
营营浊世儒,所志在干泽。
处膏但自润,何辞服辕轭。
美哉寥廓士,远游无遗迹。
一羽轻侯封,九鼎重人国。
遇合鲜常期,飘飘从所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述志诗二首 其二》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嵇康创作的作品。以下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创作背景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比兴手法,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不满。
  • 情感表达:诗中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不平,同时也表达了对知己的珍视和追求。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这首诗是在魏晋南北朝交替之际创作的,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儒家思想逐渐衰弱,而道家、佛家等思想开始兴起。
  • 个人经历:嵇康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创作常带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据传,此诗是在嵇康被司马氏政权所害后所作,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1. 文学史地位
  • 文化影响:作为嵇康的代表作品之一,《述志诗二首 其二》不仅体现了其文学才华,还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思想风貌和社会责任感。《述志诗》系列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们代表了魏晋时期文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现实社会的批判。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这首诗的评价颇高,认为它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含哲理,反映了嵇康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述志诗二首 其二》不仅是嵇康个人的杰出作品,也是魏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