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临当飞,徘徊视其翮。
一举横四海,须臾万里隔。
乌鸢集林莽,俯啄仰相吓。
营营浊世儒,所志在干泽。
处膏但自润,何辞服辕轭。
美哉寥廓士,远游无遗迹。
一羽轻侯封,九鼎重人国。
遇合鲜常期,飘飘从所适。
【注释】
①黄鹤:传说中的一种仙禽,这里指诗人自己的远志。②翮(hé):鸟的翅膀和尾羽。③横:纵横驰骋。④乌鸢:乌鸦与老鹰。⑤处膏:处于肥美之处。⑥服辕轭(è):驾驭牛车,比喻为官。⑦寥廓士:指志向高远的人。⑧轻侯封:指不受封赏。⑨九鼎重人国:指国家重要。⑩遇合:际遇机遇。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大鹏之志,后六句写所志非人所知,末二句又写志高不羁,不为世用,而飘然去矣。
全诗以“述志”为中心,抒写作者怀才不遇、志在高远的忧愤不平之情,表现出一种高洁傲岸、蔑视世俗的豪迈情怀。
首联“黄鹤临当飞”,点出诗人的抱负。“黄鹤”,是诗人自况。《汉书·郊祀志上》说:“黄帝时西海赤水有神,其相时候风氏,长乘四蛇,四面。今蜀西有黄鹄山,帝遣雷公取此山作鼓,于东海度朔山上祠,用此鼓也。”《史记·武帝纪》:“上曰:‘嗟乎!吾诚得如大夫言,涉海而去,不敢欲速,且犹且涉,以长为乐耳。’”可见“黄鹄”、“黄鹤”都是象征诗人的抱负的。这两句的意思是:正当黄鹤要展翅高飞的时候,它却犹豫不决,徘徊不去;它想飞过万里,却又被万里阻隔了。
颔联承上启下,写诗人立志高远,志在四方,但遭到现实的阻碍,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颈联“乌鸢集林莽”,是说乌鸦和老鹰聚集在茂密的树林中。“乌鸢”即乌鸦与老鹰,这里借喻那些小人。“俯啄仰相吓”,则是说他们见有人来了,便一起扑过来,互相吓唬,企图阻止人们的行动。这一联意思是:那些心怀鬼胎的小人,聚在一起相互威胁,阻挡人们的前进步伐。“营营浊世儒”,是说这些小人在污浊的世道中,像一群营营叫嚣的乌鸦一样,争权夺利,追逐名利。这一联意思是:那些心怀鬼胎的小人,在污浊的世道中追逐名利,不顾道义。“所志在干泽”,是说他们的志向是追求金钱财富,而不关心国家的大事。这一联意思是:他们的志向是追求金钱财富,而不顾国家的大事。“处膏但自润”,是说这些人只是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不关心他人的利益。这一联意思是:他们只顾自己谋利,而不关心他人利益。“何辞服辕轭”,是说这些人有什么可说的呢?他们只会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不会为他人着想。这一联意思是:他们有什么可说的呢?他们会为自己谋求私利。“美哉寥廓士”,意思是赞美那些心胸宽广、志向高远之士。“远游无遗迹”,是说他们远离尘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一联意思是:他们远游他乡,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尾联“一羽轻侯封”,是说一个人即使只有一根羽毛那么小的功业,也能获得侯爵的封号,受到人们的尊敬。“九鼎重人国”,意思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都受到国家的尊重。这两句的意思是:即使是微小的功业,也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即使是重要的人物,也会受到国家的尊重。“遇合鲜常期”,意思是际遇机遇难得,很少能够遇到。“飘飘从所适”,意思是自由自在地随心而行。这两句的意思是:际遇机遇难得,很少能够遇到;自由自在地随心而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