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舍昭阳道,其如风雨何。
白云春望合,芳草暮寒多。
造次停车骑,萧疏向薜萝。
山城更漏永,敧枕问明河。
宿顺昌
三舍昭阳道,其如风雨何。
白云春望合,芳草暮寒多。
造次停车骑,萧疏向薜萝。
山城更漏永,敧枕问明河。
注释:
- 三舍昭阳道:昭阳道是皇帝所经过的路,三舍即三次经过。
- 其如风雨何:面对风雨,又能如何呢?这是诗人在顺昌停留时对即将来临的风雨表示无奈和忧虑的诗句。
- 白云春望合:春天的白云常常和着人的视线。
- 芳草暮寒多:黄昏时分,草地上的花草散发出阵阵冷意。
- 造次:匆忙,仓促。
- 萧疏:稀疏。
- 向薜萝:指在薜萝丛中。薜萝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
- 山城更漏永:山城指的是顺昌的地理位置,更漏是指古代计时器。这里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间流逝的感觉。
- 敧枕问明河:欹(倾斜)着头睡觉,询问天亮了没有。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夜晚的不安和期待天亮的心情。
赏析:
此诗以“宿顺昌”为题,展现了诗人在顺昌停留期间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三舍昭阳道,其如风雨何”,表达了对即将面临的风雨的无奈和忧虑。第二句“白云春望合,芳草暮寒多”,则描写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和傍晚的寒冷气息。接下来的“造次停车骑,萧疏向薜萝”,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匆忙和对隐居生活的感受。最后两句“山城更漏永,敧枕问明河”,反映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孤寂和对时间的珍惜。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顺昌自然风光和诗人自身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