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水侵阶上,危亭背郭开。
分荷移小艇,取石坐深苔。
地迥秋阴合,轩空野色来。
谁能共心赏,怀古正徘徊。
济州南池
瀑水侵阶上,危亭背郭开。
分荷移小艇,取石坐深苔。
地迥秋阴合,轩空野色来。
谁能共心赏,怀古正徘徊。
【注释】
- 济州:指济州郡,今山东省济宁市一带。
- 南池:位于济州郡的南面,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 瀑水:指瀑布流下的水花,形容水流湍急。
- 阶上:台阶上。
- 危亭:高耸的亭子。
- 分荷:分担荷叶。
- 小艇:小船。
- 深苔:深绿色的苔藓。
- 地迥:地方辽阔。
- 秋阴:秋季的天空阴沉。
- 轩空:房屋宽敞空旷。
- 怀古:怀念过去的事情。
- 徘徊:来回走动,犹豫不决。
【译文】
瀑布从高处奔流直下,冲击着台阶,高高的亭子背对着城外的村庄。
我分担了荷叶,划着小船在小艇上,坐在深绿的苔藓上。
因为地势辽阔,天空中弥漫着秋天的阴暗,房屋显得格外空旷,远处传来了野色的回声。
谁能和我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我正在怀着古时的情怀来回徘徊不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济州南池时所见之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忆。
首句“瀑水侵阶上”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水流激荡,溅起的水花落在台阶上,形象地展现了瀑布的气势。紧接着,诗人写到“危亭背郭开”,描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亭子坐落在城郊之外,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诗人通过“分荷移小艇,取石坐深苔”两句,进一步展示了他在池塘边的活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他不仅分担了荷叶,还划着小船在小艇上,坐在深绿的苔藓上休息。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情趣。
美好的自然景观并没有带来心灵的平静,相反,“地迥秋阴合,轩空野色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他感到自己的心境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和野色的回响。这种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谁能共心赏,怀古正徘徊”两句,诗人表达了他的孤独感和对历史的感慨。他没有找到可以分享这份感慨的人,只能在心中徘徊,无法释怀。这里的“徘徊”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迷茫,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和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济州南池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情怀的怀念。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个人心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