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身殿早朝

圣主南郊大祀回,庆成吉礼御筵开。
香浮列鼎千金馔,光滟流霞万寿杯。
兰麝时薰香馥郁,箫韶日奏韵安排。
群臣立馆欣陪宴,炯炯星辰接上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谨身殿早朝》是明代诗人吴伯宗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大明皇帝南郊大祀归来的喜庆景象以及君臣欢宴的和谐气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特点:

  1. 作者简介:吴伯宗是明代江西金溪人,字名祏。他以廷试第一的身份进入仕途,曾参与修撰《大明日历》,因不依附胡惟庸而遭贬。他的诗歌作品丰富,有《南宫》、《使交》、《成均》、《玉堂》四集,展示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

  2. 诗歌原文与翻译
    诗句“圣主南郊大祀回,庆成吉礼御筵开”描绘了皇帝南巡归来,盛大的庆典随之展开的情景。
    “香浮列鼎千金馔,光滟流霞万寿杯。”则形容宴会上佳肴美酒,富丽堂皇。
    “兰麝时薰香馥郁,箫韶日奏韵安排。”反映了宴会中香气袭人,音乐和谐。
    “群臣立馆欣陪宴,炯炯星辰接上台。”表达了大臣们欢聚一堂的喜悦心情,星光璀璨映照在宴会台上。

  3. 艺术特色及赏析:《谨身殿早朝》不仅是一首描述皇家盛事的诗歌,更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喜悦和祥和氛围的宴会场景中。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香浮列鼎千金馔”,“光滟流霞万寿杯”,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动态美。

  4. 写作背景:《谨身殿早朝》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那时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文人得以在较为自由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才华。此诗的创作背景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君主政治的忠诚。

《谨身殿早朝》不仅记录了明初的一次重要庆典,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宫廷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以及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