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辇檀车往复回,风情九陌障尘埃。
锦袍公子呼鹰出,茜帽僧官跃马来。
云外笙歌声宛转,水边楼阁势崔嵬。
少年自有看花兴,欲赋观光愧不才。
入京五首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京五首》是明代文学家吴伯宗创作的一组诗歌,其中第五首为《入京五首·其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吴伯宗,字希圣,江西金溪人,生于明朝洪武四年,卒于洪武十七年。他是明代著名诗人和学者,曾历任礼部员外郎、修《大明日历》等职。他因直言不讳得罪权臣胡惟庸而遭贬谪,但最终在云南去世。
作品原文:《入京五首·其五》原文如下:
翠辇檀车往复回,风情九陌障尘埃。
锦袍公子呼鹰出,茜帽僧官跃马来。
云外笙歌声宛转,水边楼阁势崔嵬。诗句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繁华景象和士人生活的丰富多彩。首句“翠辇檀车往复回”描写了皇帝出行的场面,车辆装饰豪华,颜色鲜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侈与繁华。次句“风情九陌障尘埃”则进一步展现了京城街道上的热闹非凡,人们穿梭其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第三句“锦袍公子呼鹰出”,通过公子身着华丽的衣服,手持鹰隼,暗示了贵族阶层的生活情趣。第四句“茜帽僧官跃马来”则展示了僧人官宦也参与其中的情景,增添了诗中的文化气息。最后一句“云外笙歌声宛转,水边楼阁势崔嵬”更是将视线拉至远处,声音悠扬,楼阁矗立,展现了京城的宏伟景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京城的繁荣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入京五首·其五》不仅体现了吴伯宗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明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