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凌志学

君性巧过人,乃自谓养拙。
岂恶人间世,纷纷学奸谲。
行拙常欲方,言拙常欲讷。
出门拙何为,不学事干谒。
北窗日高眠,诗书自怡悦。
文格不随时,自笑肱三折。
朅来试校职,就补赞皇缺。
但得禄代耕,莫问官冷热。
况此函丈间,论议皆时哲。
春乘帐下风,夜立门前雪。
岂无恶巧者,为拙传衣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凌志学》读后感

当我翻开《送凌志学》这篇吴俨的古诗,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哲思的世界。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

诗中的“君性巧过人,乃自谓养拙”让我思考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追求速度和效率,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吴俨笔下的“岂恶人间世,纷纷学奸谲”,反映了他对那些为名利而奔波的人的不满和批评。他似乎在说,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真实。

“行拙常欲方,言拙常欲讷”这两句更是让我深思。它提醒我,在生活中,有时候过于急躁或直白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保持一种温和、含蓄的态度往往能带来更好的效果。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读到“出门拙何为,不学事干谒”,我感受到了他对个人独立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他宁愿选择在北窗下高眠,享受诗书带来的怡悦,而不是为了名利四处奔走。这种生活态度,让我感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文格不随时,自欲肱三折”又透露出他的坚持和不屈。面对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挑战,他选择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即使身体受到损伤,也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读完《送凌志学》,我被吴俨那种超越世俗、追求真我的精神所打动。在他的诗句中,我看到了一个智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人性深刻洞察的智慧之光。《送凌志学》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