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学士

人间何处是蓬瀛,翰苑相传近玉清。
苍藓阶除春雨合,绿槐庭院午风轻。
安眠竟夕无宣诏,读史随人有品评。
今日长卿仍姓马,又因消渴暂南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马学士》是明代诗人吴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翰林院中的生活情景。下面将详细介绍《送马学士》的文学价值、作者背景以及诗歌的内容与风格:

  1. 文学价值:《送马学士》作为明代文学作品之一,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首先,从艺术角度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文人学士在翰林院中的生活状态,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其次,从历史角度看,通过对文人生活的描写,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群体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2. 作者背景:吴俨,字克温,号宁庵,明代常州府宜兴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历任编修、侍讲学士等职,掌南京翰林院。吴俨的文章庄重,诗词清丽,有《吴文肃公摘稿》传世。他的这些作品,无疑为了解明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3. 诗歌内容与风格:《送马学士》一诗中,吴俨通过对翰林院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文人学士生活的画面。诗中的“人间何处是蓬瀛”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苍藓阶除春雨合,绿槐庭院午风轻”则描绘了翰林院内清新自然的环境。诗人还通过描述学士们的日常生活,如“安眠竟夕无宣诏,读史随人有品评”等,展现了学士们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形象。整体上,这首诗风格清丽,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文人生活的美好向往。

《送马学士》不仅是明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