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白岩韵

江壖潮落水痕深,江岸楼高近十寻。
云鸟影从窗外度,水龙声在树头吟。
空林雨过无三伏,石窍风来有八音。
自古国谋多野获,不妨乘兴数登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代诗歌赏析:《次白岩韵》

《次白岩韵》是一首明代诗人吴俨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江边秋日图景。诗中的“江壖”指的是江边地带,而“楼高近十寻”则形象地勾勒了江岸边高楼的雄伟。

诗中写到“云鸟影从窗外度”,以“度”字表现了云和鸟的影子在窗边流转的景象。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水龙声在树头吟”则用“吟”字形容水中的水龙声,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的静谧,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空林雨过无三伏,石窍风来有八音”,这句诗描述了雨后林空的情景和风吹过石窍发出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感悟。最后一句“自古国谋多野获,不妨乘兴数登临”,更是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的豁达和对生活的热爱。

《次白岩韵》是一首典型的明代田园诗,通过精细的自然景观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敬畏。它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