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即事

化日曈曈照曙筵,儒衣秩秩拜钧天。
杖藜碧涧谈经罢,梅柳迎春又一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日即事》是一首描写冬至的七言绝句,作者是明朝吴与弼。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至日即事》的作者吴与弼,其生平事迹虽不详细,但从诗作的风格来看,应是明代的一位文人。他通过《至日即事》这首短小精炼的作品,表达了冬至时节的日常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悟。
  2. 原文及翻译:《至节即事》这首诗共有四句,每句都是七个字,整首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冬至的景象和感受。其中“开阁迎长半卷帘,开尊空对水精盐”两句,描绘了冬至时节人们开启窗户迎接阳光的情景,以及家人相聚品酒的温馨画面。而“天心暗逐微阳转,华发新随一线添”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白发逐渐增多的自然现象。
  3. 赏析和评析:吴与弼的这首《至日即事》以其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冬至这一传统节日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冬至日日常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对生命和岁月无常的哲理思考。此外,诗中还蕴含着对家庭团聚的珍视以及对自然变化的观察,这些都是诗人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产物。
  4. 创作背景:《至日即事》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作为明朝的文人,吴与弼可能经历了许多传统节日,对这些日子的情感体验使他有了创作的灵感。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是在冬至这个特殊的日子,由作者亲自写下,用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文学价值与影响:《至日即事》不仅是一首表达冬至节气生活情趣的古诗,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它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成为了后来学者研究的宝贵资料,对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社会风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至日即事》是吴与弼根据冬至这一传统节日所创作的短篇七言绝句,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简练和凝炼,也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深沉和真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