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学士予庄韵四首 其三

镜里丛丛白发新,痴心方且学修真。
论文客到常辞出,问性人来不厌频。
短牖南头修竹谱,曲阑东畔酹花神。
夜深篝火寻芝术,勉强支持此病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石学士予庄韵四首”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共四首,其中第三首为《镜里丛丛白发新,痴心方且学修真。论文客到常辞出,问性人来不厌频。短牖南头修竹谱,曲阑东畔酹花神。夜深篝火寻芝术,勉强支持此病身。 第四首为《招隐何须赋小山,杜门更欲建重关。采菱歌落云烟外,打麦声来咫尺间。昔日种成松老大,清晨放去鹤飞还。道人本是心无事,较雨量晴亦不闲。

吴俨的文学地位与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也反映了他在明代文学界的影响力。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思想感情,在明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深入感受到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文化追求。

吴俨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是理解其作品的关键。他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官员,以直言敢谏著称,其文学作品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情怀。《和石学士予庄韵四首》是吴俨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官场的种种感慨。通过对吴俨作品的了解,不仅能体会到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能对其时代背景有更深的认识。

从文学技巧上看,吴俨的诗作展现了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擅长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同时,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哲理思考,如“论文客到常辞出,问性人来不厌频”,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知识与修行的执着追求。此外,他的诗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能够清晰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吴俨作为明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体现,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面貌和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和石学士予庄韵四首》及其后续作品,不仅展示了吴俨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生命、自然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理解,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获得人生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