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堵乐耕 其一

两地无千里,谁能忆旧游。
李邕归北海,徐稚卧南州。
月出微云敛,风来宿雨收。
羡君双足健,独上水西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堵乐耕”的文学作品是明代吴俨所创作的《寄堵乐耕其一》。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下面将从诗的内容、风格特点、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方面进行介绍:

  1. 内容概述:《寄堵乐耕其一》作为一首五言绝句,其内容简洁而深情。诗句“两地无千里,谁能忆旧游”透露出诗人对于与朋友相隔千山万水,难以相见的无奈。紧接着,“李邕归北海,徐稚卧南州”两句则点明了两位友人的去向和各自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两句,“月出微云敛,风来宿雨收”及“羡君双足健,独上水西楼”,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友人健康和生活的关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2. 风格特点:《寄堵乐耕其一》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沉的文化内涵。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明末清初文学风格,注重抒情与写景的结合,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中,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友情的珍贵、人生的无常等,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3. 文学史地位:《寄堵乐耕其一》不仅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清代乃至近代的文学创作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成为学习和研究古典诗词的重要文献之一。此外,这首诗也常被选入各类诗词集子中,供后人赏析和学习。其影响不限于文学作品本身,更在于激发了无数读者对美好生活与真挚友谊的向往和追求。

《寄堵乐耕其一》作为明朝吴俨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也在文化和思想上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其细致的解读与欣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情感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