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国风 · 唐风 · 杕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一棵杜棠孤零零,树叶繁密又茂盛。独自行走真孤单。路上怎会没他人?不如同胞骨肉亲。感叹啊行路之人,为何不与我亲近?没有兄长与小弟,为何不来帮衬我?
一棵杜棠孤零零,树叶青青又繁茂。独自行走真孤单。路上怎会没他人?不如同胞兄弟亲。感叹啊行路之人,为何不与我亲近?没有兄长与小弟,为何不来帮助我?
介绍
《杕杜》,《诗经·唐风》篇名。为先秦时代唐国(晋国)华夏族民歌。全诗二章,每章九句。诗作写了一个流落街头的流浪者,这位流浪者境遇窘迫,举目无亲,亦无人问津,显得凄惨无比,让人读罢备感沉重。
注解
有杕(dì):即“杕杕”,孤立生长貌。杜:木名。赤棠。
湑(xǔ):形容树叶茂盛。
踽踽(jǔ):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比:亲近。
佽(cì):资助,帮助。
菁菁(jīng):树叶茂盛状。
睘睘(qióng):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姓,生。
赏析
《毛诗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注:《毛诗选作者有争议》)
南宋理学家朱熹《诗集传》谓此为:“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辞”,则差为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