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射之仪。君有命戒射,宰戒百官有事于射者。射人戒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与赞者。
前射三日,宰夫戒宰及司马、射人宿视涤。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步,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设乏各去其侯西十、北十。遂命量人、巾车张三侯。大侯之崇,见鹄于参;参见鹄于干,干不及地,不系左下纲。设乏西十、北十,凡乏用革。
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钟,其南鑮,皆南陈。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应鼙在其东,南鼓。西阶之西,颂磬东面,其南钟,其南鑮,皆南陈。一建鼓在其南,东鼓,朔鼙在其北。一建鼓在西阶之东,南面。簜在建鼓之间,鼗倚于颂磬西纮。
厥明,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膳尊两甒在南。有丰。幂用锡若絺,缀诸箭。盖幂加勺,又反之。皆玄尊。酒在北。尊士旅食于西鑮之南,北面,两圜壶。又尊于大侯之乏东北,两壶献酒。设洗于阼阶东南,罍水在东,篚在洗西,南陈。设膳篚在其北,西面。又设洗于获者之尊西北,水在洗北。篚在南,东陈。小臣设公席于阼阶上,西乡。司宫设宾席于户西,南面,有加席。卿席宾东,东上。小卿宾西,东上。大夫继而东上,若有东面者,则北上。席工于西阶之东,东上。诸公阼阶西,北面,东上。官馔。羹定。
射人告具于公,公升,即位于席,西乡。小臣师纳诸公、卿、大夫,诸公、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东上。士西方,东面北上。大史在干侯之东北,北面东上。士旅食者在士南,北面东上。小臣师従者在东堂下,南面西上。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小臣师诏揖诸公、卿大夫,诸公、卿大夫西面北上。揖大夫,大夫皆少进。大射正摈。摈者请宾,公曰:“命某为宾。”摈者命宾,宾少进,礼辞。反命,又命之。宾再拜稽首,受命。摈者反命。宾出,立于门外,北面。公揖卿、大夫,升就席。小臣自阼阶下北面,请执幂者与羞膳者。乃命执幂者。执幂者升自西阶,立于尊南,北面东上。膳宰请羞于诸公卿者。摈者纳宾,宾及庭,公降一等揖宾,宾辟,公升,即席。
奏《肆夏
大射仪第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射仪第七”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古代的射箭礼仪和规则。《礼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献,其中包含了诸多礼仪、制度以及道德规范的内容,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指导人们的行为。
《仪礼》是《礼记》中的一部分,详细记载了古代的礼仪制度,包括大射仪等。大射仪是一种重要的礼仪活动,用于观察和测试参与者的射箭技艺和德行。在《仪礼》中,大射仪第七篇详细描述了射箭前的准备工作、射箭的规则和礼仪流程等内容。大射仪第七篇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射箭技艺的重视,也体现了古代对于德行和才能的选拔机制。
大射仪不仅是一个技艺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品德考核的场所。通过射箭比赛,可以观察到参赛者的品行、气质以及对礼仪的理解程度。射箭技艺高超的人往往被视为德行高尚,能够获得君主的赏识和提拔。这种选拔机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起到了激励人们追求德才兼备的作用。
大射仪还具有教育意义。通过参加射箭比赛,人们可以学习到礼仪知识和射箭技巧,培养自己的德行和才能。同时,射箭比赛也是一个锻炼勇气和毅力的过程,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大射仪第七”是《礼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射箭礼仪的具体细节,还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德行和才能的重视。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一篇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同时也可以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