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救不言次,言次非救也。非救而曰救,何也?遂齐侯之意也。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曹无师,曹师者曹伯也。其不言曹伯,何也?以其不言齐侯,不可言曹伯也。其不言齐侯,何也?以其不足乎扬,不言齐侯也。
夏,六月,邢迁于夷仪。迁者,犹得其国家以往者也。其地,邢复见也。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是向之师也,使之如改事然,美齐侯之功也。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夫人薨不地,地,故也。齐人以归。不言以丧归,非以丧归也。加丧焉,讳以夫人归也,其以归薨之也。楚人伐郑。
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
九月,公败邾师于偃。不日,疑战也。疑战而曰败,胜内也。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丽,获莒挐。莒无大夫,其曰莒挐何也?以吾获之目之也。内不言获,此其言获何也?恶公子之紿。紿者奈何?公子友谓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说,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曰「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然则何以恶乎紿也?曰弃师之道也。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其不言姜,以其杀二子,贬之也。或曰为齐桓讳杀同姓也。
◇僖公二年
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楚丘者何?卫邑也。国而曰城,此邑也,其曰城何也?封卫也。则其不言城卫何也?卫未迁也。其不言卫之迁焉何也?不与齐侯专封也。其言城之者,专辞也。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故曰仁不胜道。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虞师、晋师灭夏阳。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左传》中记载的“僖公(元年~三十三年)”主要指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即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记录和解释《春秋》的经典著作。《左传》的编撰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而其内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对晋文公的记载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在《左传》中,晋文公的生平主要集中在僖公(元年~三十三年)这一时期。晋文公名姬重耳,是周襄王的儿子,因其早年流亡到外国的经历而被尊为君。他通过与各诸侯国的交往,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最终在晋国内部成功复辟并成为晋国的君主。在这一过程中,晋文公多次面临危机和挑战,但他每次都能够巧妙地化解,显示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
晋文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即位并非出于正统,而是因为他的兄长姬重耳因被迫流亡而被迫离开晋国。晋文公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和内政改革措施。例如,他先后联合了宋国、曹国等国家共同抗击齐国的进攻,成功地将邢国迁至夷仪,并在楚国的侵扰下保护了郑国的安全,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晋文公的外交手腕也体现了他的政治策略。他在处理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时,始终坚持“奖王室,无相害”的原则,这表明他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国家的和谐相处,这对于当时的国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晋文公在《左传》中的记载不仅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君王的能力和魅力,也反映了春秋时期复杂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风貌。这段历史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变迁、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