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夕哭,请启期,告于宾。
夙兴,设盥于祖庙门外。陈鼎皆如殡,东方之馔亦如之。夷床馔于阶间。
二烛俟于殡门外。丈夫髽,散带垂,即位如初。妇人不哭。主人拜宾,入,即位,袒。商祝免袒,执功布入,升自西阶,尽阶,不升堂。声三,启三,命哭。烛入。祝降,与夏祝交于阶下。取铭置于重。踊无算。商祝拂柩用功布,幠用夷衾。
迁于祖,用轴。重先,奠従,烛従,柩従,烛従,主人従。升自西阶。奠俟于下,东面北上。主人従升,妇人升,东面。众主人东即位。正柩于两楹间,用夷床。主人柩东,西面。置重如初。席升设于柩西。奠设如初,巾之,升降自西阶。主人踊无算,降,拜宾,即位,踊,袭。主妇及亲者由足,西面。荐车,直东荣,北辀。质明,灭烛。彻者升自阼阶,降自西阶。乃奠如初,升降自西阶。主人要节而踊。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辔,圉人夹牵之。御者执策立于马后。哭成踊,右还,出。宾出,主人送于门外。
有司请祖期。曰:“日侧。”主人入,袒。乃载,踊无算。卒束。袭。降奠,当前束。商祝饰柩,一池,纽前后缁,齐三采,无贝。设披。属引。
陈明器于乘车之西。折,横覆之。抗木,横三,缩二。加抗席三。加茵,用疏布,缁剪,有幅,亦缩二横三。器西南上,綪。茵。苞二。筲三,黍,稷,麦。瓮三,醯,醢,屑。幂用疏布。甒二,醴,酒。幂用功布。皆木桁,久之。用器:弓矢,耒耜,两敦,两杅,槃,匜。匜实于槃中,南流。无祭器。有燕乐器可也。役器,甲,胄,干,笮。燕器,杖,笠,翣。
彻奠,巾席俟于西方。主人要节而踊,袒。商祝御柩,乃祖。踊,袭,少南,当前束。妇人降,即位于阶间。祖,还车不还器。祝取铭,置于茵。二人还重,左还。布席,乃奠如初,主人要节而踊。荐马如初。宾出。主人送,有司请葬期。入,复位。公赗玄纁束,马两。摈者出请,入告。主人释杖,迎于庙门外,不哭。先入门右,北面,及众主人袒。马入设。宾奉币,由马西当前辂,北面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宾奠币
既夕礼第十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既夕礼第十三”是《仪礼》中的一篇。在儒家经典《仪礼》中,”既夕礼”是一篇重要的礼仪文献,与前一篇的《士丧礼》实际上是同一篇文章的不同部分。
《既夕礼第十三》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先葬二日后已夕哭时的仪式和葬后一日的礼节。这一仪式旨在表达对亡者的哀悼及对未来祭祀活动的准备,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生死观念的一种深刻体现,以及对家族和社会秩序的坚守。
从结构上来看,该篇取篇首二字为题,与“有司撤”同例,似不必有“礼”字,然旧本俱有,今一仍其旧。这表明古代文献在编纂时注重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同时也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严谨性。
从文化和宗教的角度来看,《既夕礼第十三》不仅是一份礼仪文档,更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孝道和伦理道德的重要体现。通过这样的仪式,人们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以及对家族责任的承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既夕礼第十三》作为《仪礼》的一部分,它的保存和传承不仅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也为我们理解古代礼仪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既夕礼第十三”不仅是《仪礼》中的一篇重要文献,更是一部承载了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儒家伦理精神的作品。通过对它的研究和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