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介绍

《道德经》是一部蕴含深邃哲学智慧的经典之作,其中第七十一章“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更是其中的精华所在。这一章节深刻反映了老子对于语言、行动与理解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这一章节的开头“言甚易知,甚易行”表达了一种看似简单却难以完全实现的状态。老子通过这一表述指出,虽然言语和行为在表面上看起来容易理解和实行,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反映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被表象迷惑,忽视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认知的局限性。老子认为,尽管言语上的教导听起来很容易,但在现实中却难以被广泛接受和执行。这是因为人们往往被眼前的名利所诱惑,追求快速的成功而忽略了长期和持续的努力。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真正的知识和智慧难以为大众所理解。

这一章节还涉及到了语言与真实意图之间的差异。老子在这里用“言有宗,事有君”来说明,人们在交流时往往会说出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语,但这些话语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的目的和意图。因此,真正理解某人或某项政策的人并不多见,而知道这些背后真相的人则更为宝贵。

老子通过“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表达了他的理想境界——圣人的外表虽朴素无华,但其内心怀揣着珍贵的智慧和道德。这表明真正的价值并非外在的华丽装饰,而是内在的修养和智慧。

《道德经》第七十章不仅是对语言、行动及认知的深刻反思,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揭示了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因为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以及在社会中真正能够实现理想目标的少数人。这一章节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为我们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注解

言有宗:言论有一定的主旨。

事有君:办事有一定的根据。一本“君”作“主”。“君”指有所本。

无知:指别人不理解。一说指自己无知。

则:法则。此处用作动词,意为效法。

被褐:被,穿着;褐,粗布。

怀玉:玉,美玉,此处引伸为知识和才能。“怀玉”意为怀揣着知识和才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