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学而篇 · 第八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介绍

《论语·学而篇·第八章》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关于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的确立,首先依赖于其对“重”和“学”的态度。这里的“重”指的是庄重、自持,而“学则不固”则意味着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这表明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注解

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重:庄重、自持。

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过:过错、过失。

惮:音dàn,害怕、畏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