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为,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伦理道德观念。
在《论语·子罕篇·第十八章》中,记录了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子贡问及“君子之学”的意义,孔子回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并时常复习所学的知识,不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吗?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以及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达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这也是儒家教育的核心之一,即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幸福。
本章叹时人之薄于德而厚于色。或说:好色出于诚,人之好德,每不如好色之诚。又说:《史记》:“孔子居卫,灵公与夫人同车,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故有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