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
《论语·先进篇》第12章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们对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的重要论述。该章节探讨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爱、宽容与理解的重要性。
子贡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曾多次出使齐国,并且擅长经商之道。他向孔子请教了一个问题:“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践行?”孔子的回答简洁而深刻:那就是“恕”,即自己不愿意承受的痛苦不要施加于他人。这不仅体现了儒家仁爱、宽容的精神,也强调了以德报怨的重要性。
这一章通过子贡的问题和孔子的回答,展示了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修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善良的心境,并且理解
问事鬼神:问祭祀奉事鬼神之道。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鬼一理,不能奉事人,何能奉事鬼。
问死:问死后事。
未知生,焉知死:死生一体,不知生,即不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