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十四节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
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
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
曰:“舍馆未定。”
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曰:“克有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乐正子跟随子敖来到齐国。

乐正子前来见孟子。孟子说:“你也是来见我的吗?”

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说这个话?”

孟子说:“你来了几天了?”

乐正子说:“前天来的。”

孟子说:“前天!那么我这么说话,不应该吗?”

乐正子说:“(刚来的时候)住处还没安定下来。”

孟子说:“你听说过,住处安定了,然后再求见长辈吗?”

乐正子说:“我有错。”

介绍

《孟子·离娄上》中的第二十四节是孟子在回答齐景公的提问时,关于“何为君”的问题。

孟子认为君主应是“以民为本”,即关心人民的福祉,而不是为了个人或家族的利益而滥用权力。他认为君主应当以道德和仁爱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靠武力和刑罚。他引用了古代圣王的例子来说明这些观点,并强调君主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而非追求个人的权势和荣耀。

这一节的内容强调了君主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担当,对于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解

子敖:王驩的字,齐王宠臣。(参见卷四第六章。)

昔者:前天。

舍馆:住宿的馆驿。

克:乐正子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