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士远长安

自君别湖水,天地失清秋。
影着孤山树,心随江汉流。
转蓬俱异域,诗酒各拘囚。
未及祖龙死,咸阳不可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士远长安》是一首由陈独秀创作的现代诗。该诗创作于20世纪中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和情感。《寄士远长安》通过描绘离别、孤独和流离失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自君别湖水,天地失清秋。
影着孤山树,心随江汉流。
转蓬俱异域,诗酒各拘囚。
未及祖龙死,咸阳不可留。

这首诗不仅是陈独秀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诗中的“转蓬俱异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地的孤独和不安;而“诗酒各拘囚”则表达了在动荡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受到限制,难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陈独秀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与改革家,他的生活和思想深受时代的影响。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困境,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陈独秀的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那个时代精神的象征。

《寄士远长安》是陈独秀在20世纪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一首重要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