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
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赠乾隆
介绍
《赠乾隆》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出自电视剧《书剑恩仇录》中的角色陈家洛的一段对话。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于1955年创作的武侠小说,讲述了清朝初年的江湖恩怨和英雄传奇。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历史背景,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弹剑”一词被用作比喻,反映了主人公陈家洛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这一典故源自战国时期齐孟尝君门客冯谖的故事,冯谖多次弹铗而歌,表达了对生活不如意的感慨。在《书剑恩仇录》中,“弹剑”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陈家洛对乾隆皇帝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这种文学手法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也使得角色之间的话语更加生动有趣。在《书剑恩仇录》的情节中,陈家洛通过这段对话向乾隆皇帝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抱负。乾隆皇帝作为清代的皇帝,其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乾隆皇帝本人就非常喜欢文学艺术,他在品鉴前朝名家作品时,往往会留下自己的印章,甚至不惜破坏原有的构图和美感。这种对文化的热爱和推崇,使得《书剑恩仇录》中的文学作品得以在宫廷中得到展示和传颂。
注解
赠乾隆:该诗由作者作于《书剑恩仇录》一书中,借角色陈家洛之口赠予乾隆帝。
弹剑:用冯谖之典,见《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战国时齐孟尝君门客冯谖曾多次弹长铗(剑把)而歌,慨叹生活不如意,言如“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有“长铗归来乎,出无车”,有“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后因以“弹铗”或“弹剑”喻生活困苦,求助于人。
瀚海:指沙漠。唐陶翰《出萧关怀古》有言,“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有言,“元宪宗于瀚海中间,沿途设卡。”陈毅《长城词》有言,“革命真有千般巧,各族人民团结了,瀚海戈壁将变宝。”
天山:山名,一名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北魏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击柔然,从浚稽山北向天山,即此。
处处:此处一言“各处;每方面”。如宋苏轼《残腊独出》有言,“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一言“定居,安居”。《诗经·大雅·公刘》有言,“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郑玄笺有言,“京地乃众民所宜居之野也,於是处其当处者,庐舍其宾旅。”
大漠:指我国西北部一带的广大沙漠地区。汉班固《封燕然山铭》有言,“遂陵高闕,下鸡鹿,经磧卤,絶大漠。”唐王维有诗《使至塞上》,诗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西风: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唐李白《长干行》有言,“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清陈维嵩有词《百字令·送周求卓之任荥阳》词云,“西风夕照,老鸦啼上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