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家国出田间,杀敌心雄起揭竿。
奔走危疆嗟枉死,激昂斗志厉如山。
一夫但得擎长剑,片息宁教活丑犴!
知汝重泉犹切齿,未寒热血骨先寒!
吊栓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吊栓牛》是邓拓创作的一首古诗 。该作品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位战士为了家国不惜献身的壮丽情景。下面将详细介绍《吊栓牛》:
创作背景:《吊栓牛》是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当时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民族危机日益严峻。这首诗的创作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通过对战士英勇无畏的形象刻画,邓拓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也寄托了对民族未来的期许。
文学形式:邓拓的这首诗属于现代诗歌的一种,以其直接、朴素的语言风格,简洁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主题思想:诗中“献身家国出田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战士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勇气。而“杀敌心雄起揭竿”、“一夫但得擎长剑”,则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不畏艰难险阻、誓死捍卫国家的坚定信念。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激昂的情感和壮志豪情。通过对战士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作者对那个时代人民英勇斗争精神的赞颂和缅怀。这种深情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美学特点:在艺术表现上,邓拓的《吊栓牛》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激情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吊栓牛》不仅是邓拓个人的文学创作,更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加珍惜和平、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