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子书来自叹衰病迟暮余亦老形渐具寄慰

蕉树徒参五蕴空,相怜岂必病相同。
眼犹安障长看雾,心亦悬旌不待风。
委地落花羡飞絮,栖洲眠鹭梦征鸿。
与君人世推排久,白发无须叹未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叔子书来自叹衰病迟暮余亦老形渐具寄慰”这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善于运用口语和俗语,风格独特。这首诗是黄庭坚对自己年岁增长、身体衰老的一种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具体来说,这句诗的意思是:我(黄庭坚)无法回答你的问题(叔子书来自叹)。我(黄庭坚)因为衰老而感到悲哀和无奈(衰病迟暮)。我现在也已经老了,身体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余亦老形渐具)。我想通过这首诗来安慰你(寄慰)。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

注解

一九六六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