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来瞻对若为情,碎影疏声世已更。
抢地竹怜生节直,过枝蝉敬举家清。
如翁足吐诗人气,剩我应专热客名。
不假汗淋嘲学士,北窗凉共有谁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独来瞻对若为情,碎影疏声世已更。
抢地竹怜生节直,过枝蝉敬举家清。
如翁足吐诗人气,剩我应专热客名。
不假汗淋嘲学士,北窗凉共有谁争。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忆叔子》。诗中,诗人回忆了与友人相见、赋诗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首句“大伏过拔可丈”,指的是诗人在大伏天时遇到了一位名叫拔可丈的人。大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们常常感到闷热难耐,而“可丈”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人物的名字。这句诗描绘了当时炎热的气候背景。
第二句“忆三年前与叔子谒丈丈赋诗”,则是回忆了三年前与朋友见面并一同拜访丈人(即岳父)的情景。这里的“叔子”可能是朋友的称呼,而丈人则是对岳父的尊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遇的珍贵回忆。
第三四两句“一坐间风生水暖,万山绿暗云归处”,“一坐间风生水暖”描绘了聚会时的环境氛围,风和日丽,温暖宜人。“万山绿暗云归处”则形容群山苍翠,云雾缭绕,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聚会时的美好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浪漫的气息。
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大伏天相聚的故事,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原题:大伏过拔可丈、忆三年前与叔子谒丈丈赋诗中竹影蝉声之句感成呈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