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朝发邺城,夕宿韩陵。
霖雨载涂,舆人困穷。
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舍我高殿,何为泥中。
在昔周武,爰暨公旦。
载主而征,救民涂炭。
彼此一时,唯天所赞。
我独何人,能不靖乱。
【其二】
殷殷其雷,蒙蒙其雨。
我徒我车,涉此艰阻。
遵彼洹湄,言刈其楚。
班之中路,涂潦是御。
辚辚大车,载低载昂。
嗷嗷仆夫,载仆载殭。
蒙涂冒雨,沾衣濡裳。
【其三】
千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
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
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
追思太王德,胥宇识足臧。
经历万岁林,行行到黎阳。
黎阳作诗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丕的《黎阳作诗三首》是魏晋时期的一首四言诗。
此诗以“朝发邺城,夕宿韩陵”开篇,描绘了诗人在行军途中的艰苦场景。紧接着,“霖雨载涂,舆人困穷”,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对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同情,还抒发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忧虑与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感。
在诗歌中,诗人通过“舍我高殿,何为泥中”的反问,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无奈。同时,“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唯天所赞。我独何人,能不靖乱”等句子,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周武王和周公旦的仰慕,以及对当前混乱局面的无力感。
曹丕的《黎阳作诗三首》不仅是对当时战乱背景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性、历史和战争深刻反思的体现。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