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苑 · 卷二 · 三宾

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有词若县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为下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凡是三军出征作战,将帅必须有各类幕僚人员为自己策划参谋,共同讨论利弊得失,辅佐在将帅左右。有些人口若悬河,能提出奇妙的谋略,见闻广博,多才多艺,这是万里挑一的出色人才,可以成为将帅的高级幕僚,有的人象熊虎一样勇猛,象猿猴一样敏捷,性格则烈如铁石,作战如楚地龙泉般锐利无比,这些人是一代豪杰,可以成为将帅的中级幕僚。有的人喜欢发表言论,但能力一般,只是普通之辈,可以成为将帅的下级幕僚。

介绍

《将苑》是一部著名的兵书,其中的《卷二·三宾》讲述了军队中对于宾客(即智囊或参谋)群议得失的讨论,以及如何将这些建议用于指导作战。在探讨这部作品之前,先简要了解一下其背景和意义。

《将苑》是古代中国的一部军事著作,成书于东汉时期,由曹操所著,后经其子曹丕整理修订。《卷二·三宾》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如何在战争和军事行动中吸纳不同的观点和才能,以优化决策和提升战斗力。这一部分内容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强调了在军事指挥中需要有智囊团的支持。

《卷二·三宾》中提到的“宾客群议”是指军队中的智囊或参谋团队,他们在战争中提供策略和战术上的建议。这些建议通常来源于不同的领域知识,如战略、战术、心理学等,目的是为将领提供全面的视角,以便更好地制定和执行军事计划。

在书中,作者将具有不同特质的人才分为上宾和下宾两大类。上宾指的是那些能够提出奇谋妙策、博闻广见、多艺多才的人,他们被看作是军队中的宝贵财富,可以为将领带来意想不到的战术优势。例如,提到的“词若县流,奇谋不测”,意味着这类人才能够提出新颖独特的策略,如同悬河泻水一般源源不断。而“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则形容下宾,他们具备强大的实力和勇猛的战斗精神,能够在实际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将苑》的写作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导军事技能,更在于启发读者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运用各种人才资源。作者通过《卷二·三宾》展现了一个理想的军事智囊团队的形象,强调了在战争中善于利用人才的重要性。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人才选拔和使用的传统观念,即重视个人能力和对国家的贡献。

《将苑》中的《卷二·三宾》不仅记录了一个具体的军事策略,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利用。在现代,虽然战争的形式和手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种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的能力仍然是领导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