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填城阙,丰膳出中厨。
吾与二三子,曲宴此城隅。
秦筝发西气,齐瑟扬东讴。
肴来不虚归,觞至反无馀。
我岂狎异人,朋友与我俱。
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
君子义休偫,小人德无储。
积善有馀庆,荣枯立可须。
滔荡固大节,时俗多所拘。
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
赠丁翼 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丁翼诗》是魏晋时期文学家曹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抱负,也体现了建安诗歌的风格和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文学价值来看,《赠丁翼诗》展现了曹植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兴、象征,使得诗歌内容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艺术美。例如,“嘉宾填城阙”、“秦筝发西气”等句子,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宏大的场面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从历史背景分析,《赠丁翼诗》的创作背景与曹植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曹植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才华和理想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中的“大国多良材”,不仅指代当时的国家人才济济,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抱负与困惑。
从社会意义看,《赠丁翼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压抑。诗中的“我岂狎异人,朋友与我俱”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使《赠丁翼诗》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赠丁翼诗》不仅是曹植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的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其对五言诗的贡献,对后来的诗人们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赠丁翼诗》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学价值和丰富历史内涵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通过学习和研究《赠丁翼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曹植的人格魅力、艺术成就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艺术享受和文化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