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
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
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
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是东汉末年诗人应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远行蒙霜雪。

  2.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东汉末年
  • 作者:应玚
  • 主题:公宴诗、自我表达与志向追求
  1. 诗歌内容详解
  •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诗中以鸿雁自喻,通过鸿雁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孤独。
  •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诗人询问雁的故乡,并表现出对雁栖息地的不确定感和自身的彷徨无依。
  • 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此处反映了诗人的出身背景,暗示自己的社会地位较低,渴望得到提升。
  •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诗人回忆过去飞翔在北方的土地,而如今只能在南方度过寒冷的冬天。
  • 远行蒙霜雪: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艰辛。
  1. 艺术特色
  • 比喻手法: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鸿雁等自然物象来比喻自己,使诗歌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
  • 情感表达:诗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个人遭遇的哀叹,也有对前途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憧憬。
  1. 文化影响
  • 应玚的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世许多学者和读者所推崇。
  •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现代价值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了解到东汉末年的社会生活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对于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不仅是应玚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心态的反映。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也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