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四首

郁郁陌上桑,盈盈道傍女。送君上河梁,拭泪不能语。
郁郁陌上桑,遥遥山下蹊。君去戍万里,妾来守空闺。
郁郁陌上桑,皎皎云间月。非无巧笑姿,皓齿为谁发。
郁郁陌上桑,袅袅机头丝。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陌上桑》是一首出自三国时期曹操之手的乐府诗,而非南北朝吴均的作品。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内容,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品原文:《陌上桑》是一首四言古诗,其原文如下:
陌上呈桑高者妾,  
上有罗敷年少时。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缃绢作裙襦。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颜色动京华。  
使君谢罗敷,但求同载车。  
罗敷艳春日,含笑摘花归。  
  1. 主题内容:《陌上桑》通过描绘秦罗敷的美貌和她的日常生活,展示了古代妇女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气。诗中通过“使君”这一角色的介入,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上层阶级对于下层女性的觊觎与压迫。诗中的罗敷以其出众的容貌和勤劳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坚韧与独立。
  2. 艺术手法:《陌上桑》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歌采用四言体的形式,简洁有力,易于传诵;其次,诗歌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再次,诗歌以对话的方式展开,使得诗歌更具戏剧性和表现力;最后,诗歌通过对罗敷美丽与独立的赞美,传达了对女性尊严和自由的肯定。
  3. 历史影响:作为乐府诗的代表,《陌上桑》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诗人李白的《陌上桑》一诗,便是对曹操原作的模仿,表达了对罗敷美貌的羡慕之情。此外,《陌上桑》还被收录于多种古代文学选本之中,如《乐府诗集》等,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4. 文化意义:《陌上桑》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女性生活状况,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不公现象。同时,这首诗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即女性应保持独立自主,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陌上桑》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更在历史文化上承载着丰富的内涵。这首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