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白云抱幽石诗

白云浮远盖,飘飘绕石飞。
带莲萦锦色,拂镜下仙衣。
阵结香炉隐,罗成玉女微。
能感荆王梦,阳台杂雨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白云抱幽石》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重岩抱危石,
    幽涧曳轻云。
    绕镇仙衣动,
    飘蓬羽盖分。
    锦色连花静,
    苔光带叶熏。
    讵知吴会影,
    长抱穀城文。

  2. 诗歌鉴赏

  • 意象与画面:诗中“重岩”、“幽涧”、“轻云”等词汇,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自然场景。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反映了其高洁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官场失意的无奈。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 文化内涵:”吴会”和”穀城文”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地名或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这反映出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1. 作者介绍
  • 骆宾王(约640年—约684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他是唐初著名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骆宾王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
  1. 创作背景
  •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骆宾王在唐高宗时期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因为多次上奏章议论朝政而被入狱,最终因事获罪,被迫流放。这段经历虽然让他遭受了磨难,但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和才华。他在狱中写下了这首《赋得白云抱幽石》,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抒发了对政治的不满和个人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韵律与音调:《赋得白云抱幽石》的韵律规整,音调流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特点。这种音律的和谐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容易地沉浸在诗歌所创造的氛围中。
  • 象征与隐喻:诗歌中的许多意象如“轻云”、“仙衣”、“羽盖”等,都富含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也增强了其深度,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到更深的情感和哲理。
  1. 历史评价:
  • 《赋得白云抱幽石》作为骆宾王的代表作品之一,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影响不容小觑。它不仅是骆宾王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这首诗的流传和研究,为我们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赋得白云抱幽石》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佳作。它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艺术角度,这首诗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欣赏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