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闺怨诗

山中多早梅,荆扉达曙开。
竹巾君自折,荷衣谁为裁。
行云无处所,人住在阳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家闺怨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由南朝陈的诗人张正见创作。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张正见,字见赜,南朝陈清河东武城人(今属山东省济南市)。他自幼好学,且具有出色的文学才华。据传他在梁武帝太清初年射策高第,后被选为邵陵王国左常侍。在陈朝建立后,张正见历任多个职位,包括彭泽令等,最终因病于宣帝太建中去世,年仅四十九岁。
  1. 诗歌原文
    王孙春好游,云鬓不胜愁。离鸿暂罢曲,别路已经秋。山中桂花晚,勿为俗为留。

  2. 诗句赏析

  • 首句“王孙春好游,云鬓不胜愁”,以王孙春的游玩作为引子,通过对比云鬓之愁和春天之美,展现了主人公对青春流逝、时光易逝的感伤。
  • 次句“离鸿暂罢曲,别路已经秋”,用“离鸿”象征着离别之人,而“别路”则暗示了主人公即将踏上新的旅程,秋天的到来也预示着离别的凄凉。
  • “山中桂花晚,勿为俗为留”,这里的“山中桂花晚”既形容了环境的幽静,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最后的“勿为俗为留”反映了主人公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山家闺怨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语言,展示了一个古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不仅能够感受到其艺术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更为丰富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