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送沈宏诗

燕赵多佳丽,白日照红妆。
荡子十年别,罗衣双带长。
春楼怨难守,玉阶空自伤。
复此归飞燕,衔泥绕曲房。
差池入绮幕,上下傍雕梁。
故居犹可念,故人安可忘。
相思昏望绝,宿昔梦容光。
魂交忽在御,转侧定他乡。
徒然顾枕席,谁与同衣裳。
空使兰膏夜,炯炯对繁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孝绰创作的《古意送沈宏诗》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歌,通过对燕赵佳丽的描述和对离别之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和对故人的思念。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刘孝绰,南北朝时期梁朝彭城人,本名冉,字孝绰,小字阿士。七岁即能文,十四岁时代父起草诏诰,被誉为”神童”。他的文学才华在梁武帝天监初年得到认可,后迁至尚书水部郎,累迁至秘书丞、廷尉卿,但在一次政治风波中被免职,最终官至秘书监。
  2. 诗歌原文:《古意送沈宏诗》:“燕赵多佳丽,白日照红妆。荡子十年别,罗衣双带长。春楼怨难守,玉阶空自伤。复此归飞燕,衔泥绕曲房。差池入绮幕,上下傍雕梁。故居犹可念,故人安可忘?相思昏望绝,宿昔梦容光。魂交忽在御,转侧定他乡。徒然顾枕席,谁与同衣裳?空使兰膏夜,炯炯对繁霜。”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男子的深情思念。诗中“燕赵多佳丽,白日照红妆”两句,不仅点明了地理环境和人物身份,更通过红妆这一细节,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与娇嫩。随后,“荡子十年别,罗衣双带长”两句,则表达了男子与女子之间的别离之苦,以及男子对女子深深的牵挂。
  4. 诗歌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爱情和离别。通过对燕赵佳丽的描述和对离别之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和对故人的思念。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据推测可能是在刘孝绰任秘书监期间所作。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刘孝绰的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而《古意送沈宏诗》则是其众多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古意送沈宏诗》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切情感的诗歌,也是南北朝时期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进一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