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平山诗

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
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游太平山诗》是南朝齐诗人孔稚珪所作的一首四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朝齐的骈文家和诗人。他在刘宋时期曾担任尚书殿中郎,而到了齐代,他的仕途更加顺利,在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他曾任御史中丞,直至齐明帝建武初年(494—498)。
  1. 作品背景
  • 《游太平山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齐代,具体时间为公元483年至493年间,这是孔稚珪政治上较为得意的时期。
  1. 诗歌内容
  • 首句“石险天貌分”:开篇即描绘了太平山的险峻与奇特,用简练有力的语言勾勒出山峰的轮廓与气势。
  • 后续描写:诗中接着描述了从山腹至高处,不同季节的景色,春天的涧谷幽绿,夏天岩石上的积雪,这些细节丰富了对太平山全貌的展现。
  • 整体结构:此诗以四言形式,有序地展开,每一句都紧扣太平山的某一自然景观,如峰峦、春花、冬雪等。

通过对《游太平山诗》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到孔稚珪如何巧妙地运用简洁的诗句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一首描述自然景色的诗歌,也是文学艺术中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