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高楼月,非复三五圆。
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空庭高楼月,非复三五圆。
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
《同萧治中十咏二首其一荡妇高楼月》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荡妇高楼月,
幽人独夜愁。
银钩悬玉镜,
铁杵捣金瓯。
清绝孤灯暗,
静宜明月秋。
何须问归路,
自有故乡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月下独处的寂寞景象,并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理解和情感体验。”银钩悬玉镜”与”铁杵捣金瓯”两个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月亮在夜空中的明亮以及月光下的宁静氛围,营造出一种清幽而静谧的意境。
诗中提到“何须问归路”,这句话既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无奈表达,也透露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向往。这种情感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得以展现,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