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

秋城韵晚笛,危榭引清风。
远气疑埋剑,惊禽似避弓。
海树一边出,山云四面通。
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
塞外离群客,颜鬓早如蓬。
徒怀建邺水,复想洛阳宫。
不及孤飞雁,独在上林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江总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出身于高门士族家庭,幼聪敏且有文才。他年少时便以才华闻名,曾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后升至尚书殿中郎。江总的诗作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与张缵、王筠、刘之遴等文学名流结为忘年之交。

  2. 诗词原文
    秋风晚笛声,危榭引清风。
    远气疑埋剑,惊禽似避弓。
    海树一边出,山云四面通。
    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
    塞外离群客,颜鬓早如蓬。
    徒怀建邺水,复想洛阳宫。
    不及孤飞雁,独在上林中。

  3. 诗歌解析

  • 江总通过对广州城南楼的描绘,表达了一种秋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感慨。
  • “秋城韵晚笛”中的“晚笛”暗示着傍晚时分吹奏的笛声,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氛围。
  • “危榭引清风”中的“危榭”可能指楼台建筑本身,也隐喻了诗人自身的高洁品格。
  • “惊禽似避弓”则生动描绘了鸟儿因害怕而飞走的场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
  • “野火初烟细”和“新月半轮空”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凄凉之感。
  • 结尾两句“塞外离群客,颜鬓早如蓬”则表现了诗人对孤独和衰老的感慨。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哀愁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