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颂

休徵屡动,感极回天。
流甘委素,玉润冰鲜。
密房下结,珠琲上悬。
布濩林野,洒散旌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甘露颂》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邢邵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信息
  • 作者:《甘露颂》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邢邵。
  • 生平:邢邵,字子才,小字吉,北齐河间鄚人。他十岁能属文,具有出色的才华和学识,文章典雅而富有力度。邢邵曾仕于北魏、孝庄帝永安初、节闵帝普泰中、尔朱荣入洛等重要历史阶段,历任中书侍郎、骠骑、西兖州刺史等官职,并有善政。
  1. 诗歌原文
  • “休徵屡动,感极回天。”以“休徵”二字点明吉祥之兆,暗示了天降甘露这一非凡事件。这两句开篇就表达了对于天地恩赐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 “流甘委素,玉润冰鲜。”进一步描绘了甘露降临的景象,用“流甘”、“委素”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甘露晶莹剔透的特点,而“玉润冰鲜”则形容了其清新脱俗的品质。
  • “密房下结,珠琲上悬。”以自然界的植物果实为比喻,形容甘露如同珍珠一般珍贵,镶嵌在珍贵的容器之中,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 “布濩林野,洒散旌旗。”描述了甘露洒满大地,如同旗帜一般飘扬,给人以希望和生机。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邢邵在《甘露颂》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流甘”比作珍珠,“玉润”比作冰块,使得诗歌意象丰富,富有美感。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对甘露降临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与赞美,以及对和谐社会的美好祝愿。

《甘露颂》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其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